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春寒_李群玉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
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AI注解:

###逐句翻译

傍晚时分拨弄着火炉、放下帘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寻找些许温暖。烦闷地倒上一壶酒取暖,带着愁绪听着雨声入眠。在这世间生活,心境悠然自在,追求功名时却思绪纷乱。眼看着春光已过去一半,明天又将被烟雾笼罩。

###词句鉴赏

-**“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闷”和“愁”这两个字用得特别好。“闷”体现出一种无奈、压抑的情绪,就好像心里有一团乱麻解不开,只能借酒来让自己稍微暖和点,这是一种很真实的生活状态下的情感流露。“愁”字直接点明了内心的愁苦,在雨声中入眠,那雨声仿佛也成了愁绪的伴奏,让这种愁绪更加浓厚。这两句对仗工整,“闷斟”对“愁听”,“壶酒暖”对“雨声眠”,通过这种工整的对仗,把那种烦闷愁苦的氛围营造得很到位,让读者很容易就感受到诗人的情绪。

-**“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看已半”简单直接地说出春光已经过去一半,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又藏烟”的“又”字很妙,说明这种被烟雾笼罩(可以理解为一种朦胧、不太明朗的状态)不是第一次了,暗示着生活可能总是这样有些迷茫、有些无奈地重复着,让读者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光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AI诗词背景分析:

第一句“拨火垂帘夕”描绘的是傍晚时分,拨动火堆,垂下帘子的情景。这可能表示诗人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安静的环境,比如家中,可能是在寒冷的季节,所以需要火堆取暖。第二句“将暄向冷天”进一步强调了温暖与寒冷的对比,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或对现实的不满。

第三句“闷斟壶酒暖”和第四句“愁听雨声眠”表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独自听雨入睡的状态。这说明诗人可能在经历一些困扰,情绪低落,通过饮酒来缓解,同时雨声增添了他的孤独感。接下来的两句“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似乎表达了诗人处世态度的淡然,但又在现实中感到困惑,需要思考。最后两句“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提到春光已经过半,明日的景象被烟雾遮掩,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综合来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寒冷的春日傍晚,诗人独自一人,心情郁闷,通过饮酒和听雨来排解愁绪。同时,他可能在思考人生或现实问题,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春光流逝的无奈。需要进一步考虑诗人的生活背景,比如是否有仕途上的挫折,或者个人遭遇的变故,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情感。另外,诗中的“干时思索然”可能指在处理事务时感到焦虑,需要深思熟虑,这可能与他的仕途经历有关。整体氛围比较孤寂和忧郁,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淡然心境的文人形象。通过"拨火垂帘夕"与"将暄向冷天"的对比,可见诗人可能在寒冷的冬日或早春时节,独处一室时对温暖与寒冷的敏感。"闷斟壶酒暖"与"愁听雨声眠"的意象组合,暗示了诗人或许正在经历仕途失意或人生挫折,借酒消愁、独听雨声的场景展现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但"处世心悠尔"又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这种矛盾心理可能源于他在现实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理想的坚守。最后"春光看已半"与"明日又藏烟"的描写,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未来的迷茫与隐忧。整体来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遭遇挫折后,借景抒情,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起伏,体现了文人特的哲思。

《春寒_李群玉.doc》

下载
下载:春寒_李群玉.doc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