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逐句翻译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十年里,一直跟着马(可能是指在外奔波,像马一样不停歇)住宿(生活),好几次受到别人的恩惠。
-“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头发白了才回到家乡,只做了个小官,但也有了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竹子做的窗户上,寒冷的雨滴落着,破旧的台阶(“苦砌”理解为破旧的台阶)边,夜里虫子喧闹着。
-“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只对东垣的朋友感到愧疚,(还好)有新写的诗来安慰我这旅途(在外漂泊)的灵魂。
###词句鉴赏
-**“寒雨滴”**:“寒”字用得妙。它不只是说雨的温度低,更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就好像我们说“寒夜”,不只是冷,还带着一种让人心里发空的感觉。雨滴本身是自然现象,但加上“寒”,就把诗人那种凄凉的心境通过这雨传达出来了。
-**“夜虫喧”**:“喧”字生动。本来夜里应该是安静的,虫子叫一般是“鸣”,但这里用“喧”,好像虫子在大声吵闹。这是以动衬静,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就像在很安静的教室里,一个人咳嗽一声都显得很响,这里虫子的“喧”让诗人觉得周围环境更寂静,自己更孤单。
-**“慰旅魂”**:“慰”字体现情感。诗人在外漂泊(旅魂),朋友的新诗能安慰他。这个“慰”字把朋友的情谊和诗人对这种情谊的珍视表现出来。就像我们难过时,朋友的一句话能让我们心里好受些,这里的“慰”就是这种感觉,很温暖,也让人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感激。
接下来,我需要想象或查找可能的背景。首先,诗人可能是一个长期在外为官的人,十年随军或奔波,可能是在战乱时期,比如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官员经常需要四处奔波。白发还乡,说明年事已高,可能因战乱或仕途坎坷而晚归。微官有子孙,可能官职不高,但有后代,暗示生活清贫但家庭完整。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这些景象可能是在他晚年归乡后所见,环境艰苦,夜晚孤独。东垣友可能指朋友,可能是在他流离期间帮助过他的人,或者是在他归乡后与朋友的互动,朋友的新诗让他感到慰藉。
可能的背景是:诗人长期在外地为官,历经战乱和漂泊,晚年归乡,生活清苦,但有子孙相伴。在归乡后的某个寒夜,他独自一人,回忆起过去的种种,尤其是朋友的恩情,朋友的新诗让他感到一丝温暖和安慰。
需要确保背景文本不包含解释,只描述背景。可能包括时间、地点、诗人经历、环境等。比如:中唐时期,诗人十年在外奔波,晚年归乡,官职低微,生活清苦,夜宿竹窗,寒雨凄凉,友人寄诗慰藉。
需要检查是否符合用户要求,仅返回背景,没有多余内容。可能还要注意用词准确,符合历史背景,比如中唐时期,可能涉及安史之乱后的动荡,诗人可能属于仕途不顺的官员。
中唐战乱时期,诗人十年辗转军营与边关,历尽仕途坎坷。晚年以微末官职归乡,白发苍苍时方得与子孙团聚。寒夜独居故宅,竹窗听雨,虫鸣彻夜,旧日恩情与现实孤寂交织。东垣故友寄来新作,于漂泊途中给予精神慰藉。
本文标题:酬李补阙雨中寄赠_崔峒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1019.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