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横吹曲辞。出关_魏徵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吟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AI注解:

###逐句翻译

中原大地还在群雄争夺,我扔掉笔投身到军帐。(我曾)谋划策略却没成功,可激昂的志向依然留存。拄着拐杖去拜见天子,驱马奔出关门。主动请求去收复南越,乘车去招降东藩。曲折地登上高山,时隐时现地望着平原。古老的树上寒鸟鸣叫,空旷的山里夜里猿啼。既为远望千里而悲伤,又为山路曲折而心惊。难道不害怕艰难险阻?只是深深感怀国士的恩遇。季布一诺千金,侯嬴重视诺言。人生为意气所感,谁还去计较功名呢?

###词句鉴赏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纵横计”体现出一种宏大的谋略规划,“不就”说明没成功,但“慷慨志犹存”,前后对比,突出了诗人虽受挫但志向坚定的豪迈情感,很有感染力。

-**“古木吟寒鸟,空山啼夜猿”**:“吟”和“啼”把寒鸟、夜猿拟人化了,就像人在吟唱、啼哭一样。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用季布和侯嬴的典故,简洁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重承诺、讲义气这种品质的推崇,也暗示自己愿以这样的品质来行事,情感真挚。

AI诗词背景分析:

诗中的第一句“中原还逐鹿”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纷争,可能涉及国家统一或战乱时期。接下来的“投笔事戎轩”可能指的是作者有从文转武的经历,或者有投身边疆、参与军事的意愿。然后“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这里提到纵横之术,可能与谋略相关,但未成功,但志向依然存在,说明作者可能有过未实现的抱负。

“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描绘了作者觐见皇帝、准备出征的情景,可能暗示他有政治抱负或军事理想。后面“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提到请求出征南越和东藩,进一步说明他渴望参与边疆事务,可能有边疆战事或国家边疆的需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描绘自然景观,可能作者在边疆或征战途中,观察四周环境,表达内心的起伏和对广阔天地的感受。“古木吟寒鸟,空山啼夜猿”这些意象可能营造出孤寂、苍凉的氛围,暗示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这里可能表达对远大目标的忧虑和内心挣扎,九折魂可能指多次挫折后的坚韧。“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说明作者虽然害怕困难,但依然心怀国家和恩情,可能是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引用历史人物,季布以信守承诺著称,侯嬴重视一言之诺,可能作者在强调诚信和重视承诺的重要性。结尾“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表达作者对人生志向的坚持,认为功名并非最重要的,可能是在抒发个人理想或对现实的不满。

综合这些分析,作者可能生活在战乱或国家动荡时期,有强烈的报国情怀,可能经历过从文转武的转变,或者有参与边疆事务的经历。同时,他可能注重个人品德,如诚信和责任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需要进一步确认诗的出处和作者,但根据现有内容,可以推测作者可能是一位有军事或政治抱负的文人,生活在需要英雄的时代,内心充满理想和挣扎。

接下来,我需要将这些思考整理成连贯的段落,确保语言通俗易懂,避免生僻字和复杂词汇。同时,要详细说明创作背景,包括时代、个人经历、情感表达等,符合用户的要求。

这首诗的作者很可能生活在战乱或国家动荡的年代,内心充满报国情怀。从"中原还逐鹿"一句可见,作者关注的是国家统一或政权更迭的大局,可能经历过边疆战事或政治风云。诗中"投笔事戎轩"暗示作者有从文转武的经历,或是渴望参与军事行动。"纵横计不就"表明作者尝试过谋略之道却未成功,但"慷慨志犹存"又显示出其不屈的志向。

"策杖谒天子"与"驱马出关门"描绘了作者积极入世的姿态,既有向朝廷献策的雄心,又有奔赴边疆的决意。"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则具体指向南方边疆的军事行动,可能作者曾参与或关注南方的战事。诗中"郁纡陟高岫"等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在边疆或征战途中所见的苍茫山河,以及内心的起伏波动。

"季布无二诺"与"侯嬴重一言"的典故运用,说明作者重视诚信和承诺,这可能与其个人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结尾"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更看重个人理想和气节,这种思想在乱世中尤为突出。整体来看,作者可能是一位有军事才能但未得施展的文人,生活在需要英雄的时代,内心充满报国热情与人生感慨

《横吹曲辞。出关_魏徵.doc》

下载
下载:横吹曲辞。出关_魏徵.doc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