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凭高发咏何超遥,
道妙如君有舒卷。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
洁白不由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万物有形皆有著,
白云有形无系缚。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
或逢天上或人间,人自营营云自闲。忽尔飞来暂为侣,
忽然飞去莫能攀。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
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阊阖天门宜曙看,
为缨作盖拥千官。从龙合沓临清暑,就日逶迤绕露寒。
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坐石长看非我羁,
手中欲揽待君说。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
接下来是词句鉴赏部分。我需要找出诗中的亮点。例如,第三句“道妙如君有舒卷。”中的“舒卷”可能是一个亮点,这里用拟人手法,将云的舒展和卷起比作人的动作,表达云的自由自在。另外,“洁白不由阴雨积”中的“不由”可能也是一个亮点,强调云的洁白不依赖阴雨,突出其纯净。还有“一片飘然污不著”中的“飘然”和“污不著”对比,表现云的轻盈和不受污染。
在分析时,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如果必须使用,比如“拟人”,需要用例子解释,比如“舒卷”就像人伸展和卷起手臂。同时,要确保只围绕诗词本身,不涉及背景或作者信息。
还要注意用户的具体要求,翻译要口语化,鉴赏聚焦3-5个亮点,不用面面俱到。因此,我需要选择最突出的几个点,详细分析,其他部分简略处理。
现在,我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句子,确保每句都翻译到位,并且鉴赏部分符合要求。例如,最后几句提到“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这里“贞白先生”可能指某人,但用户要求不涉及背景,所以只需分析“自怡悦”表达的满足感,无需解释人物。
最后,确保整个回答结构清晰,翻译和鉴赏分开,语言自然,符合用户的要求。
###逐句翻译(口语化表达):
1.一看到西山的云,心里就感到格外开阔。
2.靠着高处眺望,那些遥远的景色真让人感慨。
3.云的奇妙就像你,能自由舒展或卷起。
4.云在空中层层叠叠,像画出无数美丽的风景。
5.每座山峰都像独立的王者,各自挺立。
6.云的洁白不是靠阴雨堆积出来的,
7.它高高在上,怎么会和杂乱的烟雾混在一起?
8.万物都有形状,都有归属,
9.但白云有形状却不受束缚。
10.黄金被火烧会变黑,玉石也会有瑕疵,
11.但白云轻盈飘逸,哪怕沾点污垢也洗不掉。
12.有时在天上,有时在人间,
13.人们忙忙碌碌,云却自在悠闲。
14.偶尔飞来当伙伴,忽然又飞走,想抓也抓不住。
15.隐士对着云能提升境界,
16.禅僧遇见云更能领悟道。
17.白云遇到万物从不偏心,
18.只是人心看到的各有不同。
19.阊阖天门最适合清晨看,
20.云像冠冕笼罩着千官万臣。
21.随着龙形蜿蜒降临酷暑,
22.又像轻纱缠绕着寒露。
23.谁能怜惜这西山的云,
24.它静静站在幽静绝美的地方。
25.坐在石头上看它,我并不想走,
26.想把它揽进手中,等你来分享。
27.贞白先生怎么知道呢?
28.只能独自在空山里自得其乐。
---
###词句鉴赏(3个亮点):
1.**"洁白不由阴雨积"**
-**表达技巧**:用"不由"强调云的纯净不是靠阴雨堆积,像人不是靠苦难成就品格。
-**情感**:传递云的纯净与自由,暗示人应像云一样不被环境束缚。
-**动人之处**:用简单对比(阴雨vs洁白)让抽象的品格变得具象。
2.**"一片飘然污不著"**
-**表达技巧**:"飘然"与"污"形成反差,像轻纱拂过不染尘埃,暗喻超脱。
-**情感**:展现云的洁净与洒脱,暗合对世俗的疏离。
-**动人之处**:用"污不著"的否定句式,让洁净感更强烈。
3.**"忽然飞去莫能攀"**
-**表达技巧**:用"忽然"和"莫能攀"形成转折,像风筝突然断线,强调云的不可捉摸。
-**情感**:既写云的自由,也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怅惘。
-**动人之处**:用日常场景(风筝)比喻诗意,让读者瞬间共情。
从这首诗推测,作者可能身处山林或能常眺望西山之处。也许是在仕途不顺、厌倦尘世纷扰后,选择归隐或暂居山林。当时作者心境应较为超脱,在看到西山之云后,触发诸多感慨。周围可能是清幽寂静的自然环境,无尘世喧嚣,作者在这样宁静氛围里,借云表达对自由、高远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世人追名逐利、人心复杂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自身对道意、高致的追求。
本文标题: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_皎然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1458.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凭高发咏何超遥,道妙如君有舒卷。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洁白不由阴雨...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