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花落江楼雨,
云隔长洲兰芷暮。
芳草岸,各烟雾,
谁在绿杨深处住?
旧游时事故,
岁晚离人何处?
杳杳兰舟西去,
魂归巫峡路。
译文:石城的花朵飘落,江楼上正下着雨,云雾隔断了长洲,兰芷已笼罩在暮色中。芳草萋萋的岸边,各自弥漫着烟雾,是谁住在那绿杨深处呢?往昔一同游玩的故人,到了年末这离人又在何处?那兰舟渐渐远去,我的魂魄仿佛也随着它飘向了巫峡之路。
鉴赏:此词营造出了一种孤寂、惆怅且带有思旧怀人的氛围。开篇描绘石城落花、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等景象,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芳草岸,各烟雾”进一步渲染了迷茫的氛围,“谁在绿杨深处住”似有探寻却又无果的意味。下阕由景转入情,提及“旧游时事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岁晚离人何处”直接抒发对离人的牵挂与寻觅不得的怅惘。“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以兰舟远去,魂魄随之飘走作结,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极致,情感深沉而悠长,全词借景抒情,景情交融,含蓄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石城花落江楼雨,
-云隔长洲兰芷暮。
-芳草岸,各烟雾,
-谁在绿杨深处住?
-旧游时事故,
-岁晚离人何处?
-杳杳兰舟西去,
-魂归巫峡路。
这看起来像一首古诗词,可能是唐诗或宋词风格。我需要基于内容想象或查找背景。
诗词内容分析:
-"石城花落江楼雨":石城可能指南京(古称石头城),花落和江楼雨暗示了春天的衰败或离别场景。
-"云隔长洲兰芷暮":云隔长洲,长洲可能指岛屿或地方,兰芷是香草,暮指傍晚。
-"芳草岸,各烟雾":芳草岸是美丽的河岸,烟雾暗示迷茫。
-"谁在绿杨深处住?":询问有人住在绿杨深处。
-"旧游时事故":旧游时,指过去的游玩时光,事故可能指变化或事件。
-"岁晚离人何处?":岁晚是年末,离人指离别的人,问他们在哪里。
-"杳杳兰舟西去":杳杳是模糊不清的样子,兰舟是华丽的船,西去表示向西行去。
-"魂归巫峡路":魂归巫峡,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暗示归隐或死亡。
整体主题似乎是离别、思念、时光流逝,可能涉及长江流域或江南水乡的背景。
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来想象背景,因为这不是一个著名的诗词,我可能不知道确切的作者或历史背景。
背景应该基于内容:
-地点:可能在长江边,涉及石城(南京)、巫峡(长江三峡),所以背景可能是长江沿岸的景色,涉及离别。
-时间:岁晚,年末,可能秋冬季。
-情境:有人在江边回忆过去,问离别的人去了哪里,可能是在送别或怀念。
-想象元素:由于是想象,我可以基于诗词的意象来构建一个场景。
要求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意思是只返回背景的文本,不包含任何解释。所以,我需要写一段文本描述背景,但不能解释诗词。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直接描述场景。
结构背景文本:
-描述地点:长江边的石城或类似。
-描述时间:岁末。
-描述事件:离别或思念。
-基于诗词的意象:花落、雨、云、芳草、绿杨、兰舟、巫峡。
例如: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江边,石城的花儿凋谢了,云雾隔断了长洲的兰芷,暮色降临。河岸上芳草萋萋,烟雾缭绕,绿杨深处或许有人居住,但旧日的游伴已不知去向,岁末之际,离别的人们漂泊何处?一叶兰舟渐渐西去,仿佛魂归巫峡的路途。
但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或许需要更简洁的叙述。
既然是背景,我可以写一个短段落描述场景。
最终输出:只包含背景文本,没有其他。
在一个秋雨潇潇的长江岸边,石城的花儿凋零,江楼笼罩在细雨中。云雾隔断了长洲的兰芷,暮色渐浓,芳草河岸烟雾缭绕,绿杨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小楼。岁末之际,旧日游伴的足迹已成往事,离别的人们不知流落何方,一叶兰舟悄然西去,仿佛魂归巫峡的幽深水路。
本文标题: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_冯延巳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744.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石城花落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杳杳兰舟西...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