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
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
月下谁家笛,城头几片云。如何此幽兴,明日重离群。
###译文
想要开怀一笑却难以实现,能与心意相通之人相见的机会更是稀少。采摘菱角时还多次赊酒来饮,等待月亮升起也未关上房门。星光低垂惊动了栖息的喜鹊,虫鸣声在旅人的衣衫旁响起。身处低微之境,一年又将过去,大家都羡慕大雁能够南飞。真想放弃自己所坚守的道,可今晚又遇到了你。老夫相互劝酒,幼子等着我为他的文章题字。月光下不知谁家传来笛声,城头上飘着几片云朵。这样清幽的兴致是多么难得,可明天又要再次与友人分离。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清幽。开篇“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直抒胸臆,点明诗人生活中欢笑难觅、知音难逢的孤独处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摘菱、赊酒、待月,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但其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孤寂。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星影低垂惊起喜鹊,虫声相伴旅衣,以动衬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自由、归乡的向往,将大雁南飞与自己的困窘形成对比,强化了这种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挣扎,本想放弃自己坚守的道,然而友人的出现又让他有了新的慰藉。“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描绘了温馨的生活画面,展现出生活中的温情。
“月下谁家笛,城头几片云”以景结情,悠扬的笛声和城头的云朵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最后“如何此幽兴,明日重离群”,将欢乐与离别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和惆怅,深化了全诗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
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
月下谁家笛,城头几片云。如何此幽兴,明日重离群。
这首诗看起来是古体诗,可能是唐诗或类似风格。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
步骤1:理解诗词内容。
-第一联: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表达了相聚不易,常摘菱角喝酒,等待月亮升起,门未关上。
-第二联: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星光低垂惊动鹊鸟,虫鸣声伴着旅人衣服。居所卑微,岁月已晚,共同羡慕大雁南飞。
-第三联: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本想抛弃我的道义,但今晚又遇到你。老夫劝酒,年幼的孩子等待题写文字。
-第四联:月下谁家笛,城头几片云。如何此幽兴,明日重离群。——月光下是谁家的笛声,城头只有几片云。如何这幽雅的情趣,明日又要离群索居。
整体感觉是孤独、漂泊、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步骤2:查找或想象背景。
-由于指令说“查找或想象”,我需要基于内容想象背景,因为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诗,可能需要推测。
-主题:孤独、旅途、友人重逢、时光流逝。可能是一位旅人或隐士的诗。
-想象背景:可能是一个秋夜,诗人在江南水乡或类似地方,回忆过去,感慨现在。诗中提到“摘菱”、“待月”,暗示水边或湖畔。“雁南飞”暗示秋天。“旅衣”表示是旅人。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老诗人,可能在江南,秋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喝酒赏月,思念友人。友人可能刚刚相遇,但明天又要分离。
步骤3:仅返回背景文本内容。
-背景文本应该描述场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不要解释。
-例如:背景可以是“一个秋夜,在江南水乡的湖边,一位老诗人与友人相遇,饮酒赏月,感慨时光流逝和即将分离。”
-确保只返回文本,不要有其他内容。
步骤4:确认要求。
-仅返回背景文本:所以输出应该是一段描述背景的文本。
-不包含解释:所以不要说“这首诗表达了...”或任何分析。
最终输出:一段纯文本描述背景。
一个秋夜,在江南水乡的湖畔,一位老诗人与友人相遇,摘菱角饮酒,等待月亮升起,星光低垂惊动鹊鸟,虫鸣声伴着旅人衣裳,居所简陋,岁月已晚,共同羡慕大雁南飞,本想抛弃道义但又遇故人,老夫劝酒,稚子等待题写文字,月下笛声响起,城头浮着几片云,感慨这幽雅的情趣,明日又要离群索居。
本文标题: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_钱起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797.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好欲...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