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_李远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游人缥缈红衣乱,
座客从容白日长。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AI注解:

###诗词内容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游人缥缈红衣乱,

座客从容白日长。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译文

曾经在萧寺游览,到达了最高处,碧绿的桐树浓密的叶子覆盖着西边的走廊。游人们身着红衣,身影缥缈,来来往往显得纷乱。座中的客人从容不迫,感觉白日漫长。分别之后,很快就如同庄子梦蝶般虚幻,书信传来,忽然得知惠休已经去世。以后如果再来到这里,也只能心酸地对着影堂了。

###鉴赏

这首诗前两联回忆往昔在萧寺的经历,描绘出清幽的环境与悠闲的氛围。“碧桐浓叶覆西廊”营造静谧氛围,“游人缥缈红衣乱”以动衬静,“座客从容白日长”展现出悠然心境。后两联笔锋一转,写别后的变化,“庄叟梦”暗示世事如梦、变幻无常,“惠休亡”突如其来,令人悲痛。尾联设想未来再至,只能面对影堂心酸凭吊,情感真挚深沉,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对友人离世的伤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蕴含着人生无常、聚散不定的感慨。

AI诗词背景分析:

原始文章是这首诗: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游人缥缈红衣乱,

座客从容白日长。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我需要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来推断或想象其背景。

诗的内容:

-"萧寺曾过最上方":萧寺指寺庙,最上方可能指寺庙中的最高或最上的地方。

-"碧桐浓叶覆西廊":碧桐是碧绿的梧桐树,浓叶覆盖西廊,描述寺庙的景色。

-"游人缥缈红衣乱":游人缥缈,红衣乱,可能指游客或僧人,红衣可能象征某种事物。

-"座客从容白日长":座客从容,白日长,描述宾客悠闲,白日漫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别后,旋成庄叟梦,庄叟可能指庄子,梦可能指梦境。

-"书来忽报惠休亡":书来,忽报惠休亡,惠休可能是人名,突然收到消息说惠休死了。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他时若再跟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含酸可能指悲伤,影堂可能是影子堂或某种场所。

从诗中可以推断:

-主题涉及寺庙、游人、座客、别后之事、死亡、可能的友情或关系。

-"庄叟梦"可能引用庄子的梦蝶典故,暗示人生如梦。

-"惠休亡",惠休可能是一个人名,可能是诗人朋友或相关人物。

-"影堂"可能指影子堂,或许是一个纪念性的地方。

背景想象:

-这首诗可能写于诗人回忆过去在寺庙的经历。

-情景:诗人曾经访问过一个寺庙,那里有高耸的建筑、梧桐树、游人和宾客。

-事件:后来,诗人与某人(惠休)分别,之后收到了惠休去世的消息。

-情感:诗人表达了如果再来,只会有悲伤,面对影堂。

-可能背景:诗人可能在失去朋友后写这首诗,表达怀念和哀伤。

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下创作诗词的背景”,所以我需要基于内容想象,而不是查找真实历史。

要求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不要包含任何解释。

所以,我需要输出一个文本,描述背景。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直接描述场景。

例如:诗人回忆起在某个寺庙的时光,那里环境优美,有许多游人和宾客。分别后,得知友人惠休去世,表达了深深的悲伤。

但要确保仅是背景,不要解释。

结构化背景:

-地点:一个萧寺(寺庙),有碧桐和西廊。

-时间:过去,涉及别后和书来。

-人物:诗人自己、游人、座客、惠休(可能朋友)。

-事件:访问寺庙,别后惠休亡。

-情感:含酸(酸楚),对影堂。

所以,背景文本可以是:诗人曾访问过一座寺庙,回忆起与友人惠休共度的时光,但惠休已逝,诗人独自面对影堂,充满哀伤。

现在,制定输出。

仅返回文本内容,所以不要有标题或额外东西。

文本内容应该流畅,描述背景。

诗人回忆起在一座萧寺中的经历,那里环境幽静,碧梧桐叶覆盖西廊,游人和座客往来,氛围从容。分别后,突然得知友人惠休去世的消息,诗人感慨人生如梦,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深深哀伤只能独自面对影堂,内心充满酸楚。

上一篇:秋峡_杜甫
下一篇:最后一页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_李远.doc》

下载
下载:闻明上人逝寄友人_李远.doc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他时...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