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
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诗词内容】: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译文】:画阁前梁上燕子双双飞翔,心中有多少寂寥的怨恨,懒得独自入眠。清晨醒来在闲静处想着你对我的爱怜,红罗帐里,金鸭香炉中冷烟沉沉。谁能相信美丽的女子会憔悴,倚着屏风哭泣,泪水如玉石筷子般落下,沾湿了香钿。四肢无力去上秋千,群花凋谢,忧愁地面对着艳阳天。
【鉴赏】:此词以景起兴,梁燕双飞更衬出女子的孤独寂寥。通过描写女子的生活场景如红罗帐、金鸭沉烟等,营造出冷清氛围。“想君怜”直白表达思念,下片“损婵娟”“啼玉箸”等刻画女子的憔悴悲伤,“四支无力”“愁对艳阳天”进一步强化其愁绪,借景抒情,将女子的相思之愁、孤寂之苦表现得细腻动人。
接下来的句子“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中的“损婵娟”可能指破坏了美好的事物,比如月亮或美人,这里可能指失去爱人。“倚屏啼玉箸”描绘了倚着屏风哭泣,玉箸是玉做的筷子,这里可能指眼泪或哭泣的动作。“湿香钿”可能指香囊被泪水打湿,进一步强调悲伤的情绪。
最后一句“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中的“四支无力”可能指身体虚弱或无力,无法上秋千,可能暗示了忧郁或病态。“群花谢”指花朵凋谢,可能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愁对艳阳天”则表现出在明媚的天气中却感到忧愁,形成对比。
综合这些意象,这首词可能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在春日或秋日的孤独思念之情。画阁、红罗帐、秋千等元素可能指向古代贵族或文人家庭的闺阁场景。燕子双飞与她的孤独形成对比,群花凋谢和艳阳天的对比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可能涉及离别、相思或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悼。
需要确认是否有历史上的著名词人创作过类似的作品,但如果没有的话,可能需要虚构一个背景。比如,假设是唐代或宋代的某位女词人,或者某个特定历史事件后的作品。不过用户可能只是希望根据诗句内容想象背景,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出处。
因此,背景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午后,女子独自在画阁前,看着双飞的燕子,心中充满寂寞和怨恨,不愿独自眠卧。她清晨醒来,在闲暇时思念远方的爱人,回忆往日的温暖,如今却只有冷清的香炉和沉寂的烟雾。她倚着屏风哭泣,泪水打湿了香囊,身体无力,无法上秋千,面对凋谢的群花和明媚的天气,内心充满愁绪。
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
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背景:春日午后,女子独坐画阁,望见梁间双飞燕子,心生寂寥之感。晨起闲时思念远方之人,回忆往昔温情,而今红罗帐内冷烟沉沉,金鸭香炉寂寥无温。倚屏垂泪,玉箸沾湿香钿,身体虚弱无力攀秋千,面对凋零的群花与明媚春光,愁绪满怀。
本文标题:小重山_毛熙震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8090.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