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不知身世自悠悠。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悠悠茫茫!
夕阳楼:旧郑州之名胜,始建于北魏,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
荥阳: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一带。
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萧侍郎:即萧澣。《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833)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贬遂州司马。”《地理志》:“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萧澣贬遂州司马,不久病逝,李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柳暗:秋天柳色深绿,显得晦暗。绕天愁:忧愁随着天时循环运转而来,秋天有秋愁。
重城:即“层楼”,指高高的城楼。楼:指夕阳楼。
参考资料:
1、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16
夕阳楼:旧郑州之名胜,始建于北魏,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荥阳: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一带。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萧侍郎:即萧澣。
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柳暗:秋天柳色深绿,显得晦暗。绕天愁:忧愁随着天时循环运转而来,秋天有秋愁。重城:即“层楼”,指高高的城楼。楼:指夕阳楼。欲问孤鸿向何处,
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据作者自注可知,萧澣正在遂州。夕阳楼是大和七年(833)萧澣在郑州任刺史时所建。李商隐昔曾投靠萧澣为其幕僚,因为才华过人深得萧澣赏识,可以说有知遇之谊,故称“所知”。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98-1199
本文标题:夕阳楼_李商隐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811/160077.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不知身世自悠悠。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