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
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
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
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
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
###逐句翻译
东门辞去相位的郡职,这次授官震动了京城。傍晚打开夜间用的官印,初亮的灯时见到了早朝的诏书。白鹤的身子被红色旗帜轻拂,仙掌(华山的仙人掌峰)被白云遮蔽。边塞景色侵入三个县,河水声音喧闹着两个衙门。松树根旁能醒酒,莲花座隐藏着僧家。一条船帆飞快地直驶,宴席中间山岳影子倾斜。在雪石上寻找书名,澄净的鼎中露出金沙。锁门后守关官吏睡觉,杯子寒冷乌鸦在庙中啄食。在分台谈论嵩洛,赛雨时留恋烟霞。种树期望招来隐士,吟诗时煮着柏茶。
###词句鉴赏
-**“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开宵印”“见早麻”,通过对时间(落日到初灯)和事件(处理官印事务、见到诏书)的描写,细腻地展现出一种忙碌又庄重的氛围,仿佛能看到官员在这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很有画面感。
-**“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拂”字用得妙,将红旆与鹤身的互动写得生动,好像红旆在轻轻抚摸鹤身;“遮”字把白云与仙掌的关系表现出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这两句通过对鹤、红旆、仙掌、白云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奇幻又优美的意境。
-**“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飞直”形象地写出船帆行驶的快速和笔直,给人一种动感;“岳影斜”则描绘出宴席中看到山岳影子倾斜的画面,一“飞直”一“斜”,动静结合,让诗句更有韵味,仿佛能看到那热闹的宴席场景和外面的景色。
“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这里出现了松树、莲座,可能与隐逸生活或佛教文化有关,可能作者在隐居或游历过程中有所感悟。而“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中的帆和岳影,可能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或者与自然景观有关,暗示作者可能有出外游历的经历。
“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这里提到了书名、雪石、金沙,可能与文化活动或对某种事物的追求有关,比如寻找珍贵的物品或书写作品。接下来的“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中的锁合、关吏、杯寒、庙鸦,可能涉及到官场生活或孤独的处境,暗示作者可能在官场中感到压抑,或者有某种隐逸的愿望。
最后,“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中的嵩洛、烟霞、树谷、柏茶,可能与地理名称(如嵩山、洛水)和自然景色有关,暗示作者可能在这些地方生活过,或者有相关的经历。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政治隐喻、隐逸主题和文化元素,可能作者在经历仕途起伏后,转向隐居生活,同时对自然和文化有深厚的热爱。
接下来,我需要将这些观察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创作背景。考虑到诗中提到的“罢相郡”和“动京华”可能暗示作者曾担任官职,后因某种原因离开,转而关注自然和隐逸生活。同时,诗中多次出现自然意象,如鹤、松、莲、岳、雪石、金沙、烟霞等,可能作者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喜欢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此外,诗中的一些句子可能带有对现实的不满或对理想的追求,比如“锁合眠关吏”可能暗示官场的束缚,而“吟诗煮柏茶”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综合这些因素,作者可能是一位经历仕途变迁的文人,后隐居山林,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经历仕途变迁后转向隐逸生活有关。诗中“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暗示作者曾担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离职,或对官场产生疏离感,转而关注自然与精神世界。“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描绘了时间流转与日常事务的繁忙,可能反映作者在仕途未竟时对光阴易逝的感慨。“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以鹤、红旆等意象暗喻高洁志向与超脱尘世的追求,而“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则通过边塞、河流的宏大景象,展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进一步点明隐逸主题,松、莲象征清雅脱俗,僧家则暗示作者可能曾与佛学结缘,或向往清净生活。“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描写旅途与自然景观,可能记录作者辞官后游历山川的经历。“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中“雪石”“金沙”等意象,或暗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或隐喻追求精神纯净。“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则透露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独处时的孤寂心境。
最后“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点明了作者可能隐居于嵩山、洛水一带,以自然为伴,过着吟诗煮茶的闲适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从仕途到隐逸的转变过程,以及对自然、文化、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
本文标题:和_李洞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0942.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松根...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