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
小天星斗满衣裳。闲抛南极归期晚,笑指东溟饮兴长。
要唤麻姑同一醉,使人沽酒向馀杭。
###逐句翻译
-好风吹动着树木,杏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在花下有一位真人,他说自己姓王。
-他随手写下的大篆字体,犹如龙蛇舞动。身上的衣裳仿佛缀满了小天星斗。
-他悠闲地把回南极的归期抛在脑后,很晚才回去。笑着指向东海,饮酒的兴致高涨。
-他想要呼唤麻姑一起大醉一场,让人去余杭买酒。
###词句鉴赏
-**“好风吹树杏花香”**:“好风”营造出一种舒适惬意的氛围,“吹树”让画面有了动态感,“杏花香”则从嗅觉角度增添了美好之感,简单一句就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香气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那股清新与愉悦。
-**“大篆龙蛇随笔札”**:把大篆字体比作龙蛇舞动,这是比喻的手法。龙蛇给人灵动、富有活力的感觉,生动地写出了字体的飘逸洒脱,也体现出这位真人书法技艺的高超,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书法的美妙。
-**“小天星斗满衣裳”**:想象奇特,将衣裳上的图案等想象成小天星斗,充满了奇幻色彩。这种夸张又浪漫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这位真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神秘色彩,使诗句极具感染力。
“好风吹树杏花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微风拂过树梢,杏花飘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这可能暗示作者在春天的某个时刻,比如散步或赏花时创作的。
“花下真人道姓王”这里提到“真人”姓王,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者某个朋友,姓王的人在花下出现。需要确认“真人”是否指代作者,或者是否有其他含义,比如隐士或道士。
“大篆龙蛇随笔札”大篆是古代字体,龙蛇形容笔画的曲折,可能是在说书法或写作时的流畅与艺术性。这可能表明作者在创作时有书法的灵感,或者对书法有深厚造诣。
“小天星斗满衣裳”这里的“小天”可能指小天体,如星星,或者有其他象征意义。星斗满衣裳可能暗示作者在夜晚创作,或者有超凡脱俗的意境,可能与道教或隐逸生活有关。
“闲抛南极归期晚”南极通常指南方,可能与地理位置或方向有关。归期晚可能表达作者对归乡的渴望或迟迟未归的情景,也可能涉及时间流逝的主题。
“笑指东溟饮兴长”东溟指东海,饮兴长可能指饮酒的兴致长久,可能暗示作者在海边或与朋友共饮时创作,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
“要唤麻姑同一醉,使人沽酒向馀杭”麻姑是道教中的仙女,传说中她常与王方平相会,这里可能用麻姑来象征某种理想或超脱的状态。馀杭是地名,可能作者在馀杭这个地方,或者有朋友在那里,需要沽酒,可能是在与朋友聚会时创作的。
接下来,我需要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推测作者的背景。可能作者生活在唐代或宋代,因为这些时期有较多的诗歌创作,且涉及道教元素。作者可能是一位文人,喜欢自然景色,有隐逸情怀,或者与道士、文友有交往。诗中提到的馀杭地名,可能作者居住或游览过那里,或者有朋友在那边。同时,提到书法和饮酒,可能作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擅长书法,喜欢饮酒作诗,可能在某个闲适的环境中创作,如园林或山林,与友人聚会,赏花饮酒,抒发对自然和超脱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诗中使用了一些典故,比如麻姑,这可能与作者的信仰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有关。同时,大篆和书法的提及可能显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整体来看,作者可能在某个春天的夜晚,与朋友在馀杭的某个地方,一边欣赏杏花,一边书写或作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可能带有隐士的风格,或者是在仕途之外寻求心灵寄托。
还要考虑诗的结构是否符合某个朝代的诗歌特点,比如唐代的律诗讲究对仗工整,而宋代可能更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根据诗句的风格,可能更接近宋代,但也不排除唐代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有特定的朝代特征,但可能用户希望的是更广泛的背景。
最后,综合这些分析,整理出作者可能的创作背景:生活在唐代或宋代,可能是一位文人,喜欢自然和书法,与友人或道士交往,可能在闲适的环境中,如园林或山林,创作这首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饮、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与友人赏花、品酒、抒怀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超脱的文人生活状态。以下是对作者创作背景的推测:
**1.时间与季节**
诗中“好风吹树杏花香”明确点出春天的景象,杏花盛开的季节常与文人雅集、踏青赏景相关联。作者可能在某个春日午后,于园林或山间漫步时创作此诗。
**2.地理环境**
“使人沽酒向馀杭”提到余杭,这是杭州的一个古称,暗示作者可能身处江南地区,或与江南有深厚联系。余杭一带风景优美,适合文人隐居或游赏,诗中“闲抛”“笑指”等词也体现出轻松自在的氛围。
**3.人物关系**
“花下真人道姓王”中“真人”可能指作者自己(自谦或自指),或一位姓王的友人。诗中还提到“麻姑”,这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女,常与“王方平”(另一仙人)结伴。由此推测,作者可能与道教文化有交集,或与志同道合的文友交往密切,常以神仙传说寄托情怀。
**4.文化背景**
“大篆龙蛇随笔札”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大篆作为古代文字,常与文人墨客的书写习惯相关。而“小天星斗满衣裳”则可能源于对天文的观察,或借星斗象征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些元素表明作者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可能是一位隐士、道士或文人。
**5.心境与主题**
诗中“闲抛南极归期晚”“笑指东溟饮兴长”透露出对归乡的期待与对饮酒兴致的满足,可能作者当时处于仕途之外,或因公务繁忙而渴望归隐。同时,“要唤麻姑同一醉”以神仙同醉的意象,表达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暗示作者可能厌倦尘世纷扰,向往超脱世俗的境界。
**6.创作场景**
综合来看,作者可能在余杭的某个园林或山林中,与友人(姓王者)共赏杏花、品酒论诗,一边书写书法作品(大篆),一边仰望星空,借自然与传说抒发对人生、归宿的感悟,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图景。
本文标题:王远宴麻姑蔡经宅_曹唐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1030.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小天星斗满衣裳。闲抛南极归期晚,笑指东溟饮兴长。要唤...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