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_徐铉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AI注解:

###逐句翻译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以前跟着去岐阳打猎,那时候满山上都是戴着官帽(簪缨指代官员)的人,一片繁华热闹。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这十年啊,老是在梦里想着(以前的事),今天送师傅回去。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乌龟应该很快乐(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乘着车子的鹤(比喻追求名利的生活)白白长肥了(意思是看似风光,其实没什么真正的快乐)。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饱含着情感写下小篆(一种字体),等师傅走的时候挂在山门上。

###词句鉴赏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曳尾龟”比作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让人很容易想象到乌龟在泥里自在爬动的样子,传达出一种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把“乘轩鹤”比作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谩肥”意思是白白长肥,有一种对那种看似风光却内心空虚生活的不屑。通过这两个比喻的对比,情感表达很鲜明,让人觉得很生动。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含情”这个词用得好,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师傅的不舍之情,很直白却很动人。“挂岩扉”这个动作描写,让读者能想象到师傅走后,那幅题字挂在山门上的画面,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和留念,把情感具象化了,让情感更有画面感,更容易打动读者。

AI诗词背景分析:

诗的四句分别是:

1.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2.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3.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4.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首先,看第一句“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这里提到“岐阳狩”,可能指的是在岐阳进行狩猎活动,岐阳是古代地名,可能与周朝有关,因为周朝的发源地在岐山附近。簪缨满翠微,簪缨是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地位,翠微可能指青翠的山色或山间环境,所以这句可能描绘了作者曾经跟随君王在岐阳狩猎,那时候他身着华服,地位显赫。

第二句“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这里“十年”可能指时间的流逝,作者可能经历了十年的征战或劳碌,现在却要送老师归乡。这可能暗示作者在战乱中度过多年,现在有机会送别老师,可能是在战后或某种转折点。

第三句“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这里用典故,曳尾龟出自庄子,比喻隐士或无拘无束的生活,乘轩鹤可能指高官显贵,但“谩肥”有讽刺意味,可能表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或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这可能说明作者在经历了长期的征战后,对权力和地位产生了新的看法,更向往隐逸生活。

第四句“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题小篆是书写篆书,可能指作者在送别时写下诗句或文字,岩扉可能指山中的洞穴或隐居的地方,所以这句可能表达作者在送别老师时,带着感情写下文字,准备离开尘世,归隐山林。

接下来,考虑作者的可能身份。诗中提到“送师归”,可能作者是学生或下属,送别老师或上级。同时,第一句提到狩猎,可能作者曾是武将或参与军事活动,后来转向文职或隐居。诗中的典故和语言风格可能偏向唐代,因为唐代文人常用自然意象和典故表达情感,同时也有较多的送别诗。

再分析创作背景。可能是在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作者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现在有机会送别老师,可能老师是隐士,或者作者自己决定归隐。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打算,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动荡后的心理变化,从追求功名到向往宁静生活。

需要确认是否有历史事件或人物对应。比如,岐阳狩可能与唐玄宗时期的狩猎活动有关,但不确定。另外,作者可能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比如老师即将归隐,作者为其送行,写下这首诗表达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总结:作者可能是一位唐代文人,曾参与军事活动,经历了十年的征战,现在送别老师归隐,内心有所感慨,对功名利禄产生淡泊,向往自然和隐逸生活。诗中通过典故和自然意象,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打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有关。作者或许曾是武将或参与过军事行动,"岐阳狩"暗示他曾随皇帝或权贵在岐阳地区进行狩猎活动,象征着昔日的显赫地位。然而"十年劳我梦"透露出长期战乱的艰辛,可能经历了十年的征战生涯。如今"送师归"则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曳尾龟应乐"化用《庄子》典故,暗喻归隐山林的自在,而"乘轩鹤谩肥"则讽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诗中"题小篆"与"挂岩扉"的细节,可能描绘了作者在送别时以书法寄托情感,并准备归隐山林的场景。整体反映出作者在乱世中经历了从仕途到归隐的心理转变。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_徐铉.doc》

下载
下载: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_徐铉.doc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