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已分终年甘寂寞,
岂知今日返京华。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
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
###逐句翻译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贾谊在长沙待了三年,老朋友相互思念,可路途遥远啊。
-“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返京华”:本以为要一直寂寞地过下去,哪知道今天又回到了京城。
-“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上相(大官)对我恩宠有加,在隋苑欢乐游玩直到太阳快下山。
-“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明天一早到江头会更加惆怅,远处的山、香草映衬着残霞。
###词句鉴赏
-**“赊”字精妙**:“道路赊”的“赊”,意思是遥远。用这个字简洁地表明故友之间因距离远而相思的无奈,很生动地体现出那种空间上的阻隔感。
-**“岂知”的情感转折**:“岂知今日返京华”中的“岂知”,有那种意外、惊喜的感觉。前面说“已分终年甘寂寞”,以为会一直寂寞下去,突然“岂知”转折,写出了命运的变化,情感起伏大,让人能感受到诗人那种从低落突然到欣喜的情绪。
-**“倍惆怅”的情感加深**:“明旦江头倍惆怅”,“倍”字强调了惆怅的程度。前面有欢乐,后面却“倍惆怅”,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也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也许是对当下欢乐的珍惜又要分离的愁绪,很能打动人。
后两句“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中的“麟符”可能指象征祥瑞的符信,暗示朝廷的恩宠;“隋苑”可能指过去的园林或旧地,留欢可能指曾经的欢乐时光,但日欲斜暗示时间流逝,可能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象,远山和芳草可能象征离别或思念,残霞则带有萧瑟之感,整体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结合这些元素,作者可能是在贬谪期间,经历了长期的孤独,突然得到调回的机会,但内心却充满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可能源于政治上的起伏,或者个人遭遇的变迁。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历史事件或具体背景,但根据现有信息,可以推测作者有类似贾谊的经历,可能涉及被贬、思乡、重逢等主题。
在表达时,要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复杂词汇,确保用户容易理解。同时,保持口语化,不使用Markdown格式,分段清晰。需要详细说明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作者的身份、经历,以及诗中的意象如何反映这些背景。
这首诗借贾谊被贬长沙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在仕途沉浮中的复杂心绪。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可能曾因直言进谏或政治风波被贬谪外地,像贾谊一样在偏远之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诗中"三载"暗示了贬谪的时长,"道路赊"则描绘了归乡的艰难。作者原本以为要终年忍受寂寞,却意外获得重返京城的机会,这种转折带来了惊喜与困惑的交织。
"麟符"象征着朝廷的恩宠,"隋苑"可能暗指昔日的荣华,但"日欲斜"又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江头"的场景,既有归途的象征,又暗含离别的伤感。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感慨的意境,反映出作者在仕途起伏中的内心挣扎。诗中透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状的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这种情感在"远山芳草映残霞"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深沉。
本文标题: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_徐铉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1123.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返京华。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明旦...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