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
乘马惊新冢,书帷摆旧尘。只应从此去,何处福生民。
###逐句翻译
-早上还是平步青云的得意人,晚上就成了阴间的鬼魂。
-风中摇曳的灯没有固定的样子,草叶上的露水也很快消逝。
-骑着马看到新坟感到心惊,书房的帷幔落满旧尘。
-(这个人)就这么去了,以后还能去哪里造福百姓呢。
###词句鉴赏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朝”“暮”形成鲜明对比,早上和晚上的巨大反差,生动地展现出人生命运的无常。早上还在享受荣华富贵,晚上就离世了,这种强烈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难料,很有冲击力。
-**“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把人的生命比作“风灯”和“露薤”。“风灯”在风中摇摆不定,就像人的生命充满变数;“露薤”上的露水很快就会消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通过这两个比喻,把抽象的生命无常变得具体可感,让人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
-**“只应从此去,何处福生民”**: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这个人离去了,以后就没办法再为百姓谋福祉了。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逝去之人能力的认可和对其不能继续造福百姓的遗憾,情感真挚。
接下来,我需要查找是否有相关的历史人物或诗人使用过类似的表达。比如“风灯”和“露薤”可能出自某位特定诗人的作品,或者是否有典故。同时,考虑作者可能的处境,比如是否在贬谪、流亡,或者有个人遭遇导致对人生的感慨。
还要注意诗中的矛盾点,比如“朝作青云士”和“暮为玄夜人”形成鲜明对比,可能反映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或者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另外,“乘马惊新冢”可能暗示作者在旅途中看到新坟,可能与战乱或社会动荡有关,而“书帷摆旧尘”则可能指书房中积满尘埃,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对现状的不满。
最后,综合这些分析,推测作者可能生活在动荡时期,有仕途起伏,可能经历过战乱或社会变革,导致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作者可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善于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可能属于唐代或宋代的诗人,但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之对应。
这首诗充满了人生无常与命运沉浮的感慨,从意象和情感基调来看,作者可能生活在战乱频仍或社会动荡的年代,内心充满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坚守。诗中"青云士"与"玄夜人"的对比,暗示作者曾怀揣远大抱负,却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可能经历过仕途起伏或政治失意。"风灯无定度"与"露薤亦逡巡"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敏感,或许是在流离漂泊中观察到的景象。而"新冢"与"旧尘"的意象组合,则可能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战乱或社会动荡,使他目睹生离死别,对生命和命运产生深刻思考。诗末"何处福生民"的诘问,显示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可能是一位心系苍生的文人,在动荡中寻求救世之道却感到力不从心。整体来看,这首诗应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作者可能经历过人生重大转折,通过自然意象抒发内心情感。
本文标题:哭所知_李咸用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1270.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乘马惊新冢,书帷摆旧尘。只应从此去,何处福生民。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