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重忆山居六首 平泉源_李德裕

出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AI注解:

###逐句翻译

-“出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从山谷里流出来的时候,水只能浮起小草,到了园子中间就已经开始有了小水流。

-“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弯弯曲曲地流过竹林环绕的山坞,浩浩荡荡地奔向长着兰花的池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夜晚安静的时候能听到鱼儿跳跃的声音,微风轻轻的时候能看到大雁飞翔。

-“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从这里向东流向大海,就可以让大船航行。

###词句鉴赏

-**“浮芥”**:很形象地写出了水刚出山谷时水量极小,就像只能浮起小草那么一点水,让我们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水的初始状态。

-**“滥觞”**:这个词用得妙,它表示事物的起源、发端,在这里形容水到园子中间有了小水流,很生动地体现出水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化。

-**“逶迤”和“浩淼”**:“逶迤”描绘出水流动时弯弯曲曲的样子,“浩淼”则体现出水流向池塘时那种广阔的感觉,通过这两个词把水的动态和形态变化写得很鲜活。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这两句对仗工整,“夜静”对“风微”,“闻”对“见”,“鱼跃”对“雁翔”。在安静的夜晚和微风的环境下,听到鱼跃、看到雁翔,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很有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可泛济川航”**: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景,从前面水的逐渐汇聚,到最后可以让大船航行,有一种对未来、对宏大目标的期待感,给整首诗增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AI诗词背景分析:

第二段是“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这里“夜静”和“风微”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鱼跃和雁翔则增添动态元素。最后“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这句有点问题,因为“济川”通常指渡过河流,但“可泛济川航”可能是指可以航行去渡过河流,或者将“济川”视为目标,向东到大海航行,可能象征着远大的抱负。

看起来这可能是五言律诗,但需要确认。不过,诗的结构和押韵可能不太明显,但整体意境偏向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接下来要考虑作者可能的背景。从诗中的意象来看,如竹坞、兰塘、鱼跃、雁翔,这些自然元素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可能作者喜欢山水之间,或者有隐逸的情怀。

另外,“出谷”和“中园”可能暗示着作者在山林或自然环境中,可能是一个隐士或文人,不喜欢世俗纷扰,喜欢静谧的生活。诗中最后提到“东向海”和“济川航”,这可能象征着向远方追求理想,或者有建功立业的愿望,但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可能更多是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归宿。

还需要注意用词的古雅,比如“滥觞”“逶迤”“浩淼”这些词比较文言文,说明作者可能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或者在模仿古诗的风格。同时,诗中没有使用生僻字,符合用户的要求,但可能作者在创作时希望显得文雅,同时又通俗易懂。

综合来看,作者可能是一位有一定隐逸思想的文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附近,喜爱山水,可能在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后,选择归隐,过着平静的生活,同时对理想或未来的探索抱有希望。诗中表达的从宁静的自然环境出发,最终达到广阔的天地,可能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开阔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需要进一步确认诗中的具体意象是否有特殊含义,或者是否与某些历史事件相关。不过根据现有信息,可以推测作者可能处于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可能是在描写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如从一个地方(谷、园)前往另一个地方(海、兰塘),象征着人生的旅程或精神的升华。同时,诗中的“夜静”和“风微”可能暗示作者内心的平静,以及对自然的观察。

最后,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比如作者为何创作此诗,可能的生活背景,或者是否有历史典故。需要确保回答简洁明了,不使用复杂词汇,同时涵盖作者可能的背景,如隐士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人生哲理等。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的变化,结合意象可以推测作者可能生活在隐逸的环境,或经历人生转折后寻求心灵归宿。以下为详细创作背景分析:

1.**自然意象与隐逸情怀**

诗中"竹坞""兰塘"等词,暗示作者可能隐居山林或靠近水乡。竹、兰象征高洁品格,坞、塘则体现幽静的环境,这类描写常出现在古代文人隐居的作品中,说明作者可能追求清雅寡欲的lifestyle。

2.**小大之辩的哲思**

"出谷才浮芥"与"中园已滥觞"中的"芥"(微小)和"滥觞"(水流初起),暗含从细微到广阔的转变。这种对比可能源于作者对人生际遇的观察:事物初起时看似微小,但终将形成可观之势,反映其哲理思考。

3.**动静相生的时空体验**

"夜静闻鱼跃"与"风微见雁翔"通过静谧夜色中的动态场景(鱼跃、雁翔),展现作者对自然细节的敏感。这种描写手法反映出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可能作者常在山水间冥想,善于捕捉细微的生活意趣。

4.**志向与现实的映照**

"东向海"与"济川航"表现出作者的开阔视野,既承袭古典"济川"(渡河)的意象,又以"东向海"扩展想象空间,暗示虽处隐逸,仍怀济世之志,或对理想彼岸的向往。

5.**季节与心境的关联**

诗中"夜静""风微"暗示可能是秋季,这个时节常与思乡抒怀相联系。作者可能在秋夜独处时产生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综上,作者可能是一位曾困于现实却转向隐逸的文人,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生哲理。诗中既包含对山林生活的描绘,也暗含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其复杂的精神世界。

上一篇:句_殷穆
下一篇:最后一页

《重忆山居六首 平泉源_李德裕.doc》

下载
下载:重忆山居六首 平泉源_李德裕.doc

出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