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揄扬陶令缘求酒,
结托萧娘只在诗。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
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译文
回忆往昔在西河县任职的时候,青山也仿佛因我而憔悴,我的官职卑微声名不扬。称赞陶令是因为想要美酒,结交歌女也只是为了吟诗。世人看重那华丽高贵的衣裳(指官位),岁月匆匆流逝让人长年悲叹。头发花白后不知何时还能相见,这一杯酒烦请你不要推辞。
###鉴赏
这首诗开篇回忆往昔在西河县任职时的落魄,青山憔悴与宦名卑相互映衬,尽显心境之寂寥。颔联以“揄扬陶令”“结托萧娘”展现诗人的生活情趣,实则透露其在官场失意后的精神寄托。颈联感慨世俗重官位,而岁月无情,进一步深化了人生的悲叹。尾联则表达对友人的殷切之情,不知白头后何时再聚,劝饮中饱含惜别与期待,情感真挚深沉,将诗人的身世之感、离别之情巧妙融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揄扬陶令缘求酒,
结托萧娘只在诗。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
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我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内容来推断或想象其背景。诗词似乎是古体诗,可能出自某个诗人。
让我先理解诗词的内容:
-"忆昔西河县下时":回忆过去在西河县时。
-"青山憔悴宦名卑":青山显得憔悴,官职卑微。
-"揄扬陶令缘求酒":揄扬陶渊明,因为求酒。
-"结托萧娘只在诗":结交萧娘,只在诗中。
-"朱紫衣裳浮世重":朱紫色的衣裳在世间看重。
-"苍黄岁序长年悲":岁月苍黄,长久的悲愁。
-"白头后会知何日":头发白了,以后的聚会知道在什么时候。
-"一盏烦君不用辞":一盏酒,麻烦你不用推辞。
从内容看,这似乎是诗人回忆过去在西河县为官的经历,官职卑微,生活艰辛,通过诗歌与人结交,表达对未来的感慨和对友人的邀请。
现在,我需要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意思是如果找不到真实历史背景,就基于诗词内容想象。
诗词中提到“西河县”,这可能指历史上的西河郡或地名。西河县可能在古代中国,比如秦汉时期有西河郡。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和饮酒著称。
“萧娘”可能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意象,萧娘常指妓女或情人。
整体风格类似唐诗,可能出自唐代诗人。
真实背景:我需要回想或假设。这首诗可能不是著名的作品,或者我需要基于内容推断。
-地点:西河县,可能在山西或陕西一带。
-时间:过去,回忆。
-事件:诗人曾在西河县为官或游历,官职不高,生活困苦。
-情感:怀旧、感慨、孤独、邀请友人共饮。
-可能的诗人:类似杜甫或李白,他们写过类似题材。杜甫有怀旧诗。
指令要求“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我需要写出一段文本描述背景,但不能有解释。
背景文本应该包括:
-诗人身份
-地点
-时间
-事件或经历
-情感
但要简洁,只返回背景文本。
例如:诗人回忆自己在西河县任职时的艰辛生活,官职卑微,通过诗歌与友人萧娘结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悲叹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说明或额外信息”,所以我不能说“诗人可能是杜甫”,而是直接描述背景。
指令是“查找或者想象下创作诗词的背景”,所以背景文本应该像是背景描述。
结构:写一段连贯的文本,描述背景。
基于诗词:
-地点:西河县
-时间:过去,可能在唐代或宋代,因为提到了陶令和萧娘。
-事件:诗人曾在西河县为官,官职低微,生活贫困,通过饮酒和诗歌与人交往。
-情感:怀旧、感慨、邀请友人。
想象背景:假设诗人是某位唐代诗人,在西河县任小官,厌倦官场,向往隐逸生活,如陶渊明。与一位名叫萧娘的女子有情感联系,通过诗歌表达。现在年老,回忆过去,邀请友人共饮。
现在,撰写背景文本。
仅返回文本内容,所以直接写一段描述。
诗人回忆起在西河县任职的岁月,那时官职卑微,生活困苦,青山似乎也映照出内心的憔悴。通过模仿陶渊明的饮酒诗来寻求解脱,并与萧娘在诗歌中结下情谊。面对世俗的浮华衣裳和岁月的苍黄流逝,诗人心生悲凉,感慨年华老去,期盼未来重逢,邀请友人共饮一盏酒。
本文标题:赠别杨员外巨源_元稹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952.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白头...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