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衣锦还乡翻是客,
回车谒帝却为归。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
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
###诗词内容
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
###译文
谁说我们这些人的命运大多奇特,像你这般荣耀美好的经历实在稀少。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反而像是客人;调转车头去拜见皇帝,却像是归家。凤凰在北阙盘旋,使丹穴空寂;星辰又回到南宫,逼近紫微。已经料想很长时间不会有紧急的诏书,在天涯相送,只能泪水沾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特殊的经历和境遇。“衣锦还乡翻是客”等句,写出了一种看似荣耀却又带着漂泊感的复杂情境。诗中运用“凤旋北阙”“星复南宫”等意象,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氛围。整体情感既有对友人经历的感慨,又有相送时的不舍与惆怅,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情境和心绪。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诗的主题和情感基调。诗中提到“荣美如君历数稀”,可能是在赞美某人的成就或稀有性。而“衣锦还乡翻是客”和“回车谒帝却为归”则可能涉及归乡与入仕的对比,或者身份的转变。后几句提到“凤旋北阙”和“星复南宫”,这些可能指代朝廷或权力中心,而“紫微”通常指皇帝或天子。最后两句“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可能表达等待诏书的焦急和离别的情景。
然后,我需要考虑可能的历史背景。例如,唐代有“衣锦还乡”的典故,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中提到“昔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不确定是否相关。另外,“回车谒帝”可能指官员回京觐见皇帝,而“凤旋北阙”可能涉及朝廷的礼仪或建筑。还有“紫微”可能与唐代的紫微省有关,是中枢机构。
可能的诗人身份方面,这类诗可能出自唐代或宋代的诗人,因为这些朝代的诗词中常见类似的意象。例如,李白、杜甫或白居易的作品中可能有类似的内容。但需要进一步确认。
创作背景可能涉及政治事件,比如官员被贬后回乡,或者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得到朝廷的任命,导致离别。也可能与科举制度有关,或者描述某位名臣的生平经历。
另外,要注意诗句的结构和押韵,可能属于七言律诗,这在唐代较为常见。因此,可能的背景是唐代某位官员或文人的经历,可能与朝廷的变迁、个人仕途的起伏有关。
需要排除现代背景,因为这些词汇更符合古代诗词。同时,要注意“十旬无急诏”可能指等待诏书十天,但未收到,可能暗示朝廷的迟缓或个人的无奈。
综合以上分析,可能的背景是唐代某位文人或官员,在经历仕途起伏后,因未能及时得到朝廷的任命而离别,或者描述某位名臣在归乡与入仕之间的矛盾情感。但需要更具体的线索,比如是否有历史人物与这些意象对应。
可能的事件包括:某位官员因政绩被召回京城,但未能及时得到诏书,导致在外地送别时的情景。或者与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有关,涉及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变迁。
最后,确保回答仅包含背景文本,不添加任何解释。可能需要将这些思考整理成一个连贯的背景描述,例如提到唐代政治、官员归乡、朝廷礼仪等元素。
唐代政治风波中,一位文臣因功名难遂而感慨。他历经仕途沉浮,终因未能及时获准返京而滞留异乡,面对故人送别,衣襟沾满泪痕,暗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本文标题:送翁员外承赞_黄滔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8092.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已分...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