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送崔侍御入朝_李嘉祐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

AI注解:

###逐句翻译

-十年了还在执掌法令(为官),在这春天独自万里归来。

-在故乡遇到了香草(指美好的景色或事物),在仕途(青云表示仕途)见到了老朋友。

-潘郎(这里指代自己)如今头发白了,陶令(陶渊明,这里借指自己)本来家里就贫穷。

-(朋友)在京口送别我,停下船桨(桡是船桨)泪水沾满了手巾。

###词句鉴赏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犹”字很妙,有一种历经长久时间还在坚持为官的无奈感。“独”字突出了归来时的孤独寂寞。这两句通过时间(十年)和空间(万里)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孤独归来的氛围。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运用了典故(用潘岳和陶渊明的典故),借潘岳的白发说自己年老,借陶渊明的家贫说自己处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慨,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停桡”这个动作描写很细腻,在送别时停下船桨,这个瞬间的动作,加上“泪满巾”,把离别的悲伤之情渲染得很浓烈,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离别的场景和人物的悲伤。

AI诗词背景分析:

第一句“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中的“执宪”可能指的是执行法律或担任官职,可能暗示作者有长期的仕宦经历。而“万里独归春”可能表达作者历经长途跋涉,回到故乡或某个地方,迎接春天,这里可能带有思乡或归隐的意味。

第二句“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旧国”指作者的故乡或旧日国家,可能说明作者有离开家乡的经历。“芳草”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而“青云”可能指高处或官场,这里可能有与故人重逢的情景,或者在高处看到旧友,情感复杂。

第三句“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这里提到了潘郎和陶令,潘郎可能是指潘岳,古代以美貌著称的诗人,陶令则是陶渊明,以归隐田园闻名。这句可能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来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比如年老体衰或生活贫困。

第四句“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京口”是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可能与作者的仕途有关,比如离开或前往京口。“停桡”指船停住,可能暗示离别场景,而“泪满巾”说明离别时情绪激动,充满哀伤。

接下来,我需要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推测作者的创作背景。可能作者曾长期在官场(十年执宪),后因某种原因(万里独归春)回到故乡或隐居。在归乡途中,遇到旧友(青云见故人),但此时作者已年老(潘郎今发白)或生活清贫(陶令本家贫),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或对归隐生活的无奈。最后,与友人离别时在京口,情感悲伤,泪满巾,可能是在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或对未来的忧虑。

需要注意的是,诗句中使用的历史人物引用可能暗示作者在借古抒怀,通过对比潘岳和陶渊明的命运,表达自己对年华老去和生活境遇的感慨。同时,京口作为送别地点,可能与作者的仕途变动有关,比如被贬或调职,导致与友人分别。

此外,诗中“万里独归春”和“旧国逢芳草”可能暗示作者在归乡途中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同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如春天的到来,可能带有希望或感慨的意味。而“青云见故人”可能指在高处或官场中偶遇旧友,但此时作者已不再年轻,或经济状况不佳,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综合这些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一位在官场中长期任职,后因故归隐或调职的人,可能在离别友人时,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仕途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无奈,同时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时的悲伤。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复杂心境。以下是对创作背景的分析:

1.**仕途经历**

"十年犹执宪"暗示作者长期在官场任职,可能担任司法或行政职务,经历波折与磨砺。"万里独归春"则透露出作者因某种原因(如贬谪、调职或主动退隐)离开仕途,踏上归乡之路,途中历经长途跋涉,但春天的意象又暗含对新生活的期待。

2.**归乡与重逢**

"旧国逢芳草"描绘作者回到故乡时,看到熟悉的景物(芳草),可能带有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青云见故人"则暗示在归乡途中,作者在高处(如官道、城楼)偶遇旧友,这种重逢可能夹杂着欣慰与无奈,因作者已不再是当年的意气风发。

3.**历史人物的借喻**

"潘郎今发白"借潘岳(以美貌著称)的白发,隐喻作者年老体衰或仕途失意,暗含对时光易逝的叹息。"陶令本家贫"则引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代表)的清贫生活,可能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4.**离别场景**

"相送临京口"点明送别友人的地点在京口(今镇江),可能暗示作者因仕途变动或个人选择,需在此地与友人告别。"停桡泪满巾"以船停住、泪洒衣巾的细节,刻画了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综合背景**

作者可能是一位经历过仕途起伏的文人,曾长期为官,后因理想破灭或厌倦官场而选择归隐。在归乡途中,与旧友重逢,却因年老或经济困顿而感慨万千。京口作为送别之地,可能与作者的仕途转折点相关,如被贬或调任,最终在离别时借历史人物抒发对人生际遇的感伤,展现了从仕途到归隐的转变过程。

《送崔侍御入朝_李嘉祐.doc》

下载
下载:送崔侍御入朝_李嘉祐.doc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