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感旧诗_路德延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
一枝寻许折丹霄。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AI注解:

###逐句翻译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小时候骑着竹马玩耍,还咏诵关于芭蕉的诗句,曾经有幸得到有名望的大臣夸赞,名声传遍朝廷。

-“五字便容趋绛帐,一枝寻许折丹霄”:凭借五言诗就被允许进入名师讲学之处,还曾被期许能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折丹霄可理解为在科举中高中,丹霄有高远之意,这里比喻科举成功后的美好前景)。

-“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哪里知道会漂泊流落,像浮萍和蓬草一样远离家乡,不知不觉中岁月已经过去很久了。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国家边境还不安定,自己也没有安身立命,到现在还像颜回一样住在陋巷,生活清贫(箪瓢是简陋的饮食用具,代指清贫生活)。

###词句鉴赏

-**“萍蓬”**:把自己的漂泊比作浮萍和蓬草,这是比喻的手法。浮萍在水中随波逐流,蓬草被风吹得四处飘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流落他乡、身不由己的状态,让读者能很直观地感受到那种漂泊的凄凉和无奈。

-**“守箪瓢”**:用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典故(颜回是孔子的弟子,生活贫困但安贫乐道),这里说自己“守箪瓢”,一方面体现了生活的清贫,另一方面也有一种坚守自己、不被困境打倒的意味,传达出一种虽处困境但仍有精神追求的情感,很有感染力。

-**“国境未安身未立”**:简洁地说出了国家和个人的状况,国家边境不安定是大背景,自己也没有安身立命,两者相互映衬,凸显出一种无奈和忧虑。国家不安定,个人的前途也迷茫,这种对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AI诗词背景分析:

诗的第一句是“初骑竹马咏芭蕉”,这里“骑竹马”可能指的是童年时期,因为竹马是儿童玩耍的玩具,所以这句可能在描述作者年少时的情景,比如在玩耍时就开始吟咏芭蕉,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或早慧。接下来是“尝忝名卿诵满朝”,这里的“忝”是谦辞,表示自谦,可能指作者曾经担任过名臣,或者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但可能有贬义,暗示他可能感到愧疚或不配。然后是“五字便容趋绛帐”,“五字”可能指五言诗,而“绛帐”通常指讲学的地方,所以这句可能是在说作者以五言诗著称,能够进入讲坛或学术环境。第四句“一枝寻许折丹霄”中的“丹霄”可能指高处或显赫的地位,所以这句可能是在表达作者通过某种方式(如一枝笔)获得了高官厚禄,但可能带有讽刺意味。

接下来的两句“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这里“萍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可能指作者后来遭遇贬谪或流离失所,而“推迁”指时间流逝,所以这句在表达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中的“国境未安”可能指国家动荡不安,而“身未立”说明作者个人尚未有所成就,可能在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自身处境的悲凉。最后提到“颜巷守箪瓢”,颜巷是颜回的居所,箪瓢是简陋的饮食用具,这里可能是在用典,表达作者虽处困境仍保持清贫和高洁的志向。

接下来,我需要将这些分析整合成作者的创作背景。可能作者在年轻时才华横溢,但后来因政治原因被贬谪,生活变得漂泊不定。同时,国家处于动荡时期,作者个人未能实现抱负,只能隐居或保持清贫的生活。这种情况下,作者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诗中使用了典故和比喻,比如“颜巷”和“箪瓢”来自颜回的故事,这可能暗示作者有儒家思想的熏陶,追求高洁的品德。同时,“丹霄”可能指高官,但作者后来流落,这可能反映出对仕途的失望或对现实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作者的怀才不遇和对时局的感慨,结合个人经历和国家动荡的背景。

在思考过程中,要确保不使用生僻字或复杂词汇,保持语言通俗易懂。同时,要避免回答其他无关的问题,专注于创作背景的分析。需要确认每个意象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作者的处境和情感。可能还要考虑诗的结构和押韵,是否暗示了某种情感的起伏或时间的流逝。

总结起来,作者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早年才华出众,参与过朝廷事务,但后来因政治变动或个人原因被贬,生活困顿,国家局势不安定,作者个人未能实现抱负,只能保持清贫,坚守节操。这样的背景让作者在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或坚持。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描绘了作者从早年才气横溢到中年遭遇困境的历程。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可能出生于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自幼聪慧,喜爱文学创作。少年时期,他或许在家乡或亲友的陪伴下,以简朴的方式(如骑竹马、咏芭蕉)寄托情怀,展现出对诗词的热爱与天赋。

随着年龄增长,他进入仕途,曾担任过名臣或参与朝廷事务,但可能因政治风波、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或遭遇贬谪而逐渐失意。诗中“流落萍蓬远”暗示他的人生轨迹变得漂泊不定,或许经历了流放、贬官或远离故土的挫折,内心充满对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同时,“国境未安身未立”反映出当时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局势复杂,作者个人虽有抱负却难以施展,只能在困境中坚守清贫(“颜巷守箪瓢”),以颜回的典故自喻,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坚持。这种背景下的创作,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抒发,也隐含对时局的批判与对理想的执着。整首诗情感沉郁,语言凝练,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感旧诗_路德延.doc》

下载
下载:感旧诗_路德延.doc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一枝寻许折丹霄。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国境...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