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_黄滔

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松竹迥寻青障寺,
姓名题向白云楼。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

AI注解:

###逐句翻译

-“含鸡假豸喜同游”:戴着鸡冠形状的帽子,穿着类似獬豸图案的衣服,很高兴能一起游玩。

-“野外嘶风并紫骝”:在野外,马儿迎着风嘶鸣,我们骑着紫骝马一同前行。

-“松竹迥寻青障寺”:在松竹间远远地寻找那被青山环绕的寺庙。

-“姓名题向白云楼”: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到那白云缭绕的楼上。

-“泉源出石清消暑”:泉水从石头中流出,清凉的泉水能消除暑气。

-“僧语离经妙破愁”:僧人的话语脱离了经书的刻板,奇妙地能破除忧愁。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无奈啊,既喜爱山水又留恋朝廷,自古以来能有几人能真正放下(不再追求仕途)呢。

###词句鉴赏

-**“松竹迥寻青障寺”**:“迥”字精妙,它描绘出寻找寺庙的过程是在松竹间远远地探寻,有一种悠远、探索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在山林间穿梭寻找寺庙的画面。

-**“泉源出石清消暑”**:“清”字用得好,写出了泉水的清澈,而且这清澈的泉水还能消暑,从视觉和感觉上都给人带来清凉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惬意的情感。

-**“僧语离经妙破愁”**:“妙”字突出了僧人的话语很奇妙,不是那种刻板地依照经书,而是有独特的见解能破除忧愁,让读者感受到与僧人交流的惊喜和收获。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这两句很动人,它直白地说出了很多人的矛盾心理,既爱山水又恋朝廷,并且发出感慨自古以来能放下仕途的人很少,这种对人性和人生选择的思考很真实,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AI诗词背景分析:

然后看诗句的内容,前两句“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这里“含鸡”可能指某种场景,而假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公正和智慧。可能作者在画中描绘了这些元素,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后两句“松竹迥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松竹常出现在文人画中,象征坚韧和高洁,青障寺和白云楼可能都是虚构或隐喻的地点,可能暗示作者希望归隐或寻求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是“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这里的泉源出石和僧语离经,暗示画中可能有山水景观和僧人场景,表达清静、解忧的情怀。最后两句“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这里“争奈”是无奈的意思,“爱山尤恋阙”可能指作者虽然喜爱山林,但仍然怀念朝廷或现实的牵挂,表达了内心的矛盾。而“古来能有几人休”则可能感叹这样的人很少,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综合这些元素,可能作者身处古代,注重个人修养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可能在官场中感到压抑,渴望归隐,但又无法完全放弃对仕途的思念,内心充满矛盾。因此,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在官场不得志,通过题画表达隐逸之情和对理想的坚持有关。

这首诗《题画》的创作背景可想象为:

作者系一位文人画家,出身名门却对仕途抱有矛盾心理。诗中"假豸"(古代象征公正的神兽)与"紫骝"(骏马)暗示其品格高洁且向往自由,"松竹"与"青障寺"则体现其对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题画抒怀,既流露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又暗含仕途失意之苦。后句"争奈爱山尤恋阙"揭示其内心的挣扎——虽厌倦朝堂纷争,却难舍济世之志,最终以"古来能有几人休"的叹息,道出古今文人共有的孤独与坚守。

全诗笔触清雅,既是对画作的题咏,也是对人生抉择的深刻思考。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_黄滔.doc》

下载
下载: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_黄滔.doc

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松竹迥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争奈...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767